4.5.3修补方法
(1)将错台高出部分,跑模部分用铁钎凿除,露出石子,新茬表面比构件表面略底,稍微凹陷成弧形。
(2)用水将新茬面冲洗干净,洒水使砼结合面充分湿润。
(3)在基层处理完后,先抹一层水泥素浆打底,采用1:2干硬性的水泥砂浆,大力将砂浆压入结合面,反复搓动,抹平。修补用的水泥应与原砼品质一致,砂子用中砂,必要时掺拌白水泥,保证砼颜色一致。
(4)为使砂浆与砼表面结合良好,抹光后的砂浆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,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压。
4.6 硬伤掉角
T梁在拆模和吊、滑梁过程中,梁体砼棱角处发生破坏后掉角。
4.6.1原因分析
龙门吊的跨度大,在拆模的过程中指挥不当对梁体造成碰撞导致硬伤掉角;吊、滑梁时吊具安装不当,垫瓦扭曲等对梁体棱角造成损伤。
4.6.2预防措施
加强起重工培训,设专人负责指挥吊移梁;吊滑梁时注意检查吊具的状况,,注意吊具的平衡,及时调整。
4.6.3修补方法
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并将该处充分湿润后,先涂刷一层水泥浆再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补齐;使用木板做成的模具、木板尺、夹板等辅助工具固定再进行抹面,棱角就能保持一致。抹光后的砼表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养生。
4.7 桥面表面裂缝
干缩裂缝出现在T梁翼板顶面,宽度多在0.05~0.2mm之间,其走向纵横交错,无规律性,分布不均,并随温度和湿度变化而逐渐发展。
4.7.1原因分析
(1)砼养护不当。撒水次数过少,表面损失水分过快,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砼开裂。
(2)砼坍落度过大,振捣到桥面后浮浆较厚,或桥面砼过度振捣造成离析,表面水泥含量大,收缩量也增大。
4.7.2预防措施
(1)试验室加强拌和站砼质量控制;振捣避免过振造成离析;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,以较少收缩量。
(2)浇注完砼后立即对桥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生。降温拆摸后及时浇水养护;在存梁区全面洒水养护,养护时间14d。
4.7.3修补方法
对于细微的裂缝可向裂缝灌入纯水泥浆,再覆盖养护。对于较深的或贯穿的裂缝,应用环氧树脂灌浆后表面再加刷水泥浆封闭。
4.8 砂线
4.8.1原因分析
砼离析振捣过振造成水纹砂线。
4.8.2预防措施
控制砼质量避免离析;振捣过程中避免过振现象。
4.8.3修补方法
在有水纹砂线的部位进行涂刷高标号的水泥砂浆,略等风干后,与梁体表面保持统一平面进行打磨。
5.静载试验
5.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T 梁在下列情况下,应进行静载抗裂性试验鉴定。
1、采用新结构,新材料,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;
2、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;
3、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;
4、交库技术资料不全,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;
5、正常生产条件下,每批(30孔)或连续生产三个月时(不足30孔)各抽验一片。
5.2
静载试验时,最大控制荷载应按抗裂安全系数1.2计算。
5.3
静载试验时间,在混凝土承受全部预应力30天后进行,压浆达到28d强度。
5.4
试验加载用的千斤顶工作能力,千斤顶最大荷载1000kN。
5.5采用手动油泵进行单项加载控制。
5.6 试验前应将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后在经过标定的测力计上进行校正。
5.7挠度测量采用大量程百分表,其精度最小读数为0.01mm。
5.8
检查梁体混凝土裂纹采用10倍的普通放大镜,如裂缝出现后,测量裂纹宽度须用20倍的刻度放大镜,读数精度为0.01mm。
5.9 试验梁所用的支座与设计相符。梁两端支座的高差不应大于5mm,同一支座两侧高差不应大于2mm。支座与梁底间必须加石棉垫。
5.10 试验前的准备
试验前应根据加载布置情况,梁体设计资料和试验时梁体已完成预应力损失值等计算基数级荷载,根据加载系数K相应的各级加载吨位和相应的换算油压表读数作为加载依据。
5.11试验梁移入台座后,应在梁顶找出腹板中心线,并在每一加载点铺上相应砂垫层及座板,座板应用水平尺量靠水平后固定好,每一加载点上移入千斤顶,千斤顶底座应与梁腹板中心线重合,千斤顶与加力架横梁底部的接触面应垫实。
5.12试验前应用普通放大镜对梁体下缘进行外观检查,并用蓝笔在梁体混凝土上详细描出局部缺陷,加载时出现的裂纹,则用红色笔描出以便区别。
5.13 方法及评定标准
1.32m、24m跨加载方式采用5点加载方式,16m采用3点加载方式;
2.梁的加载分两阶段进行,以加载系数表示加载等级的程度如下:
(1)第一阶段:初始状态→基数级(静停3min)→0.60(静停3min)→0.80(静停3min)→静活载级(静停3min)→1.00(静停20min)→静活载级(静停1min)→0.60(静停1min) →基数级(静停1min) →初始状态(静停10min)。
(2)第二阶段:初始状态→基数级(静停3min)→0.60(静停3min)→0.80(静停3min)→静活载级(静停3min)→1.00(静停5min)→1.05(静停5min)→1.10(静停5min)→1.15(静停5min)→1.20(静停20min)→1.10(静停1min) →静活载级(静停1min) →0.60(静停1min) →基数级(静停1min) 初始状态。
(3)当在第二加载循环中不能判断是否已出现受力裂缝时,应进行受力裂缝验证加载。验证加载从第二加载循环卸载至静活载级后开始。
验证加载:静活载级(静停3min)→1.00(静停5min)→1.05(静停5min)→1.10(静停5min)→1.15(静停5min)→1.20(静停20min)→1.10(静停1min) →静活载级(静停1min) →0.60(静停1min) →基数级(静停1min) 初始状态。
注:若基数级大于0.60级,则取消0.60级。
3.试验评定指标共两个:实测挠跨比、受力裂纹。
(1)实测挠跨比值:f实测/L≤1.05(f设计/ψ)/L,评定梁挠跨比合格。
(2)在K=1.2加载等级下持苛20min,梁体下缘底面未出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(包括全角、圆弧过渡段)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,评定全应力梁抗裂合格。
(3)以上两项全部合格,评定该梁静载试验合格。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